2007年12月11日财华社 罗绮萍
接连有读者来邮质疑中国林大资源(0910-HK)的收购计划,笔者翻查林大的公告、内地及香港媒体的相关报道,发现确有可疑,但由于公告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现时仍然难以定论是牛仔帽还是蛇吞象,今天先提出几个疑点,与读者切磋,也欢迎林大来函释疑。
林大在11月16日宣布,11月5日与神宇新能源签订协议,以64亿元向Forcemade Investments Limited收购云南神宇全部股权,云南神宇主要业务是以小桐子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价中有4亿元为现金,60亿元为发行换股价2.5元的可换股票据方式支付。
生物能源是笔者最喜爱的题目之一,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石油,长路漫漫,但却是为了我们子子孙孙必须走出的一步。然而一家当时市值只是154亿元的中型公司,要以64亿元代价投入这个高风险新行业,未免胃口太大。
林大在11月16日复牌后面对沽压,至11月22日最低跌至1.77元(现价为1.94元),较停牌前收报的2.71元,市值蒸发了35%,只余100亿元。
事隔10天,林大又于11月26日宣布,已于11月23日与卖方签订补充协议,收购价由64亿元大幅减至40亿元,原因是经过尽职审查后,认为由于神宇新能源集团在中国境外所拥有之林木土地及林木大部份位于缅甸,在供应协议方面可能面对营运上及执行方面的种种风险,故在新协议中剔除境外林木土地部分,收购代价大减24亿元。
天,24亿元!天,缅甸,那个军警近距离射杀手无寸铁记者的地方!
笔者翻查11月16日的公告,林大绝口不提云南神宇的资产有境外部分,当然完全没有提及在缅甸。是林大也被卖方隐瞒还是知而不言?笔者期待林大的答复。
林大原名金威集团,主席吴良好有香港「西装大王」之称,两年前在金利丰财务顾问的协助下,转型为林业开发,如果上述「蛇吞象」交易完成及换股债行使后,吴良好的股权会被摊薄至13.55%,神宇新能源会持有20.24%,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如果是最初的64亿元方案,吴良好及神宇的持股比例分别是 11.94%及29.72%。
如果林大的「街货」真是由独立第三者持有,这些小股东便应该金睛火眼看看这家公司的发展,因为这两年林大可以用疯狂扩张来形容,表面的成绩表十分亮丽,但甚么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个缅甸?会不会冒出一个苏丹?牛仔帽会不会变成一条吃下大象撑死的蟒蛇?有待下回分解。
在香港同业眼中,林大是普通正常的牛仔帽,所以新闻版面对这家公司报道很少,只有短文略提收购价调低,香港经济果然繁荣,所以记者对于64亿、24亿也没有甚么感觉。
至于香港报章的财经专栏作者,则将林大视为「漂亮的牛仔帽」。《苹果日报》郭兆诚在11月28日写《收购条件更「笋」林大长线大好》,《星岛日报》古中圣12月3日说《等基金埋位 拓生物能源 林大潜力丰厚》,《文汇报》韦君12月4日则称《林大变身成功走势看俏》。
倒是内地记者不识相,翻查材料撰写长文对林大提出种种质疑,读者有兴趣可以看看《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5日的《64亿资产11天紧急缩水24亿中国林大资产收购谜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