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老再出招,在一个多月间,一口气减了共0.75厘息,可见当地经济问题似乎非同小可,实在有出手拯救必要,可惜全球经济一体化,苦了其他国家。
最受影响的莫过于香港,明明通胀有上升趋势,却不能利用加息来调控增长中的经济,更要变相火上加油,让大户可以用负利率做理由,推动资产价值膨胀,实行赶钱出银行,找寻更保值的投资,而其中一种反应最快的,自然包括流动性较大的股市,而「砖头」也成为推高价值的目标,相信「无壳蜗牛」这个名词又再重生。
谈到保值,有上市公司已积极入货,但喜欢事先张扬,就认真够特别。曾被喻为「供股王」的永义国际(1218)上月初已话自己投资共44万股港交所 (388),每股平均价约152元,兼且动用逾6,700万元买入57.2万股中国移动(941)股份。为什么要披露?皆因公司规模非大,触及《上市条例》规定,就要公布天下。
当然,见到这些投资,大家当然觉得管理层醒,因为股价升,帐面利润可观,而翻查资料,于3月底,该股的股东资金才逾13亿元,话虽无负债,但单是两只股份,涉资便逾1.3亿元,即代表用一成资金重注押落两只股票,这种投资策略应如何理解呢?
还不至此,该集团竟然话要竞投物业,计划要参与收购湾仔大生商业大厦。该幢大厦早前由仲量联行安排于本月底作公开拍卖。
由于这个投资举动对该集团来说,已属于非常重大交易,所以要在月内先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找股东授权批准才可去做。原来威格斯曾做评估,话该幢大厦估值便已达9.5亿元,再看看该集团的股东资金,所涉金额对该集团来说,的确属大交易。
有趣的是,既然是大买卖,又要同人在拍卖场上争夺,必然是对出价保持神秘的策略,否则人人知道底牌,这还算什么竞投,但该公司却「光明磊落」,再一次展现超高透明度,竟然话明以最高12亿元竞投该物业,即较估值多26.3%,事先向其他对手表明意向,要买就要出更高价钱,否则难以胜出。
先不理这个价格高与低,永义国际这种高透明度策略,实在已经为该物业的卖方增添宣传之效,相信卖方高兴得不得了。
回想起当年永义买入瑞兴百货,做零售,发展地产业务,之后债台高筑,更曾陷入重组债务之困境,又要多番供股集资,到今日似乎恢复元气,但估不到又大力进行证券投资和地产发展,可见「留得青山在,那怕无柴烧」,最重要是股东有钱,否则怎会有钱供股呀!
(11月2日刊于《am73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