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7, 2007

记者新跑道

年尾人人有位就转,金融行业及监管机构亦不例外。证监会传讯部有两名大员早前已先后转职,其中一个转投中资背景的金融机构。最近有传媒话,连该部门阿头都另谋高就,可见市旺程度,相信证监会又要头痛物色替补人选了。

另外,传媒人继续走入金融业。或许过去多名记者成功转型,例子就好像在《am730》出现的张敏华和赵海珠,一个投入银行怀抱,一个加盟轮商大本营,表现均出色。

有亚洲电视财经新闻部的记者刘茸,最近已经获中信嘉华银行聘用,转行做企业传讯的工作。由于早已习惯在幕前出镜,可谓见惯大场面,应付新职位自然是绰绰有余。不过,有收费电视的财经台的员工却脱离与传媒打交道的路径,转行一条全新事业大道,就是进入近年相当热门的私人银行(private bank)部门也。

一般而言,若果选择做卖方(sell-side)的宾架,就是将手上产品包装好,然后在市场落力推销,销售愈成功,所获佣金自然随之而上。至于做买方(buy-side)的宾架,就好像投资银行和私人银行服务,客户付出钞票,宾架的职责就要帮客户的资产增值,故需要精确的分析,然后将资金投入,倘若表现对办,甚至比内部所定目标的回报为佳,不但有固定薪酬,还可分享额外的奖金,至于那一种较合适,恐怕除了性格外,还有看看对事业的野心有多大。

近年财经资讯吃香,加上网上也积极发展财经新闻资讯服务,像收费电视设立财经频道外,报纸传媒今年也着力开拓即时新闻,甚至因应上网速度提升,索性开设网上视频节目,又有画面又有声,务求增加浏览量,希望在收费报纸业务以外,增加多一项业务收入,好向股东交代,结果令市场增添一批生力军。银行当然不放过这类有财经基础的人材,除利诱外,上班时间较稳定等客观优势,也会令年轻人重新思考前路。�中怡想知道的是,经常出镜的记者,日后处理客户关系时,是否真的有着数呢?

�中怡虽然不清楚内地传媒中人是否同样吃香,但与香港的电讯界朋友谈起,多少反映内地的银行业发展速度同样惊人。朋友原来早年在内地主力开拓电话服务中心业务,用「开荒牛」去形容也不为过,从培训人员,建立中文操作系统,甚至员工膳食也要兼顾(如购置多个微波炉供他们将带回公司的饭�翻热),建立起数百人的队伍。

朋友话今年内地银行大力扩张,特别是理财产品,所以也打电话中心主意,希望透过电话做促销,而最快扩充规模的方法,当然是高薪挖角,甚至出价高一倍也在所不惜,因为销售回报相对不差,哪怕增加成本,而且银行之间竞争激烈,更要争分夺秒,所以要留人绝不容易。
(12月17日刊于《am73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