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国庆假期休市,大家齐齐睇烟花去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不过,上周重量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或称「大摩」)的亚洲区主席罗奇(StephenRoach)坐暖这个新职位后,开始对亚洲区市场发表评论。�话亚洲区股市,尤其大中华区股市升至目前水平,显示市场对未来数年经济前景过分乐观,忽视美国次按问题所构成的影响,料区内股市早晚会出现调整,但无预测何时会结束升势。
作为大行负责人,言论不能忽视,他所持的理据就是,亚洲经济面对的最大风险,就是美国消费需求放缓,影响区内出口表现,尤其是美国消费增长,随着当地楼价有机会在明年持续下跌,将减少再融资机会,削弱美国人消费力,更估计美国经济有一半机会出现衰退,届时对出口产品的需求自然下降。他更预期,中国经济增长有机会由现时11%,放缓至8%至8.5%水平,皆因美国需求下跌影响,更可能于08年北京奥运前就反映出来。罗奇的意见不无道理,毕竟美国人靠借贷支持,一旦失去融资能力,消费能力自然被削弱,还会买「Made in China」的货物吗?
不过,区内股市累创新高,好像不用理会美国次按的风险。香港股市趁假期�一日,亚洲其他股市却继续造好,新加坡股市创新高,南韩综合指数又迫近2,000点关口。�中怡一向指该问题像针一样,偶然会出来「拮一拮」,添负面因素,但就算《信报》的前辈曹仁超上周都话:「虽然美国房地产走下坡,但亚洲新兴、东欧新兴市场、环球新兴市场资本家毫不关心,因为对渠�影响唔大。」
话虽全球迈向一体化,大家好像血脉相连,但尤记得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人人面对困境,揸楼揸股均无好日子过,偏偏那时美国经济好,更踏入加息周期以压抑经济,可见处境不同。
为什么今天同样会出现背驰情况呢?从经济层面上看,似乎亚洲市场依然生机处处,发展仍壮旺。相信内地,甚至区内经济借内需及亚洲区之间的贸易活动带动有关,像澳洲经济佳,因为内地对资源产品需求大增,澳洲矿产资源股份业绩自然差不到那里,股价就反映出来了,而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尼等,何尝不是受惠这个因素呢?
至于上周提到中东富国开始重新审视投资美元资产的策略,包括沙特阿拉伯可能研究将当地货币与美元脱钩,均反映其资金也要找出路,而亚洲可能是其中一个落脚点,成为资金来源之一,君不见他们来港认购新股、持有汇控(005)等「大制作」吗?
罗奇大师的预警言论,无疑为大家提供一个时刻警惕的讯号,但�中怡仍坚持看清趋势更重要。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