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理性无知 散户智慧媲美经济大师

2007年11月28日 财华社 罗绮萍
  笔者喜欢看门户网站的「热门搜寻」排序,了解近期大家关心些甚么。今天看到雅虎的热门排序是冢爱、老人院、东岳集团、长江7号、中国中铁。五个之中,有两家是新股。

  这再次证明「抽新股」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玩意,与爱情电影「冢爱」和贺岁喜剧「长江7号」平起平坐(笔者不知道为何「老人院」也上榜)。

  笔者生平只投资了两只新股,一是地铁公司(0066-HK),二是中银香港(2388-HK),前者是为了支持香港政府将公共服务公司变身上市公司,后者是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银香港是首次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上市。由于个人兴趣及工作关系,笔者把两家公司的招股书看个底朝天,对于上市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认真研究,巨细无遗。地铁在2000年10月上市时,大部分香港人都没有抽新股的经验,笔者还要写特稿,逐点提示读者如何填写申请表。

  像笔者这类投资者在市场中属于「异形」。近期散户对于抽新股如痴如醉,因为一旦成功认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会有斩获,所以抽新股变成抽奖,大家在茶余饭后都在问:「你抽中没有?上次那只放了没有?赚了多少?」

  此时便有不识相的记者,例如笔者,会问这些投资者:「你知道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甚么?是否所属行业的领先者?这个行业未来前景如何?这家公司面对甚么风险?未来发展方向如何?管理层是否行业尖兵?上市目的是否为了主要股东套现……」绝大部分散户对于这些问题会哑口无言,有些甚至连相关公司的名字也说不出来,只记得上市编号。

  理性无知

  笔者经常证监会上身,强调「先求知,后投资」,但见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十分郁闷,幸得前辈开解,嘱笔者看看「理性无知」(rational ignorance)理论。

  初步研习所得,这是公共选择理论奠基者奥尔森教授(Mancur Olson)的理论,并影响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意是人们面对复杂事件,作出抉择时会刻意选择无知,因为「有知」的成本太高,不划算。

  前辈说,如果套用在散户认购新股的行为上,散户要看完看懂招股书,回答上述一连串问题,才决定投资那一只新股,换取可以赚得数千元的可能性,从成本效益来说不划算,所以散户会理性地选择无知,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看中形势便赚一笔。

  如果遇上转势损手,散户便会看风转舵,输完又来赌过。例如今天挂牌的中国重汽(3808-HK)暗盘价较招股价12.88元跌4.2%,即将招股的新股便会受到拖累,不管质优质差,认购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笔者还是会继续通宵达旦看招股书看公告,看到问题时敲响警钟,但同时会继续研究「理性无知」理论,有进展再与大家分享。
  (本文选自财华社主编博客,中金在线/港股编辑部整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