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06日 明报 李�威
周一美股是一个奇怪的跌市。跌市好像来势汹汹,场外期指跌了16点有多,开市后瞬即反弹,中午后再度回试低位,收市前个多小时大幅反弹。大市最低时升跌比例大概是1:4,不算很差。奇怪之处是比起近几次类似幅度的跌市,今次有很多界别都有不跌的股份。周一跌市给我的感觉是有很多股份受到买盘支持,沽盘集中在指数及财务股。大家退一步离开熊界别,便会看到别有一番天地。日前我说现阶段的调整不会太深,大体策略是买下跌的强势界别,周一是一个好典范。
本来花旗?主席引退是好消息,可是连带公布的大拨备却是坏消息--财务股下跌是意料中事(但也有上升的财务股如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及State Stree(STT),H股预托证券随香港大跌下调也很正常,惟百度(BIDU)及其它中国互联网股则有很强的买盘支持。油股下跌,可是股份的跌幅参错很大,例如Williams(WMB)、Devon(DVN)、Frontier(FTO);工程建筑股中有跌得多的如Foster Wheeler(FWLT),但Jacobs(JEC)及Shaw Group(SGR)仅微跌;科技股有跌得多的如VMware(VMW),但也有跌得少的,甚至升的如Google(GOOG),Yahoo (YHOO);动力界别太阳能股First Solar(FSLR)下跌,但Sunpower(SPWR)上升;保险股属财务股,然Metlife(MET)及AIG逆市而上;房屋股下跌,Countrywide Credit(CFC)及MGIC(MTG)竟然上升;生化股的指标Gilead(GILD)及Amgen(AMGN)也在寒风圪立;农业股有升有跌,而公用股指数及很多公用股俱股价泛绿(上升)。
以上说的并非以收市计而是大市处于最低点时。我在11月2日说"现在选股比大方向更重要及有投资效用,不要给指数拖着鼻子走",周一的走势是好例子。我经常说要买强势股,而跌市不跌或跌得少的便是强势股;我最喜欢一些短暂的跌市,这是淘弱留强,最客观的选股机制。未知生,焉知死,未尝跌,可解升--不要怕跌市,反要利用跌市提供的机会。
花旗提高拨备自然引起另一番对信贷市场的忧虑,日前说的熊指标--十年利率掉期--再升3.5点子至72.25点子。但其它三个反映系统性风险的指针 --联储局基金利率、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及商业票据息率--却保持稳定。这使我判断现在信贷市场与8月时的风潮有所不同的想法仍然生效。
周一较特别的美股强势界别除了公用股之外是赌场游戏机制造商,这都是少人提及的主题,故较有意义。后者的股票例子是International Game Tech(IGT)、Bally Tech(BYI)及WMS Industries(WMS)。
港股的倩况和美股有点不同,我在11月2日说"港股短线看来有下调的压力,指标股有沽盘出现,有大行看跌,但牛熊仍会共舞。"直通车误点是一个合理的回调借口,但下调之势早已存在。我见到一些专栏分析在开市前都说误点影响不大,这是无警惕的安心,1500点跌幅就是一个小教训。1500点的跌幅不入港股最大跌幅之列,但 5%可不是好看的。港股的承接力明显比美股低,惟上文所说的利用跌市则一样可应用于港股。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